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风采

学院展示┃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编者按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即日起,学校推出“学院展示”专栏,介绍各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育人平台和人才培养成果等,敬请关注。

学院介绍

PART  01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学校设立最早、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现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还招收“建筑遗产保护”硕士研究生、建筑技术科学(热工方向)硕士研究生。

学院始终遵循学校“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镇科学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的办学定位,瞄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方向,紧扣国家环保政策发展规划和重点,面向行业及社会需求,找准着力点,发挥学院各学科专业优势并持续优化改进,在海绵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修复、城市污水资源化、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工业余热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供能等方向形成了优势研发集群,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上具有鲜明特色,持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专业素养过硬的优秀人才。

学院拥有10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基地: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建筑用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国际合作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法能源培训中心、北京学者工作室等。拥有包括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在内的4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还有海绵城市研究院、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工业余热利用与节能研究所、瑞士万通水质分析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为高素质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及软硬件支撑。

学院现有本科生1000余人,研究生674人;在职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9人,专任教师93人中73人具有博士学位,46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拥有包括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10余人在内的优秀教师代表,包括双聘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Mark van Loosdrecht特聘教授)、北京学者和青年北京学者各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国家金课负责人等。近5年先后承担6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际合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科研经费超亿元。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奥本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赫尔大学、诺丁汉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湖西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学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学者互访和学术讲座,满足研究生对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的需求,每年均有一批优秀毕业生到海外高等学府深造。学院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与创新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全院超过70%的在校生都有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经历,每年有数十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学院各学科专业社会需求较大,毕业生就业面广阔,主要就业于包括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元国际、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自来水集团、排水集团、热力集团和北京燃气集团等在京知名单位在内的设计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水务集团等。截至目前,学院已培养硕士生2000余人,培养博士生20余名。培养了包括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高士国、北京市副市长杨斌、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等在内的一批行业领军和杰出人才,毕业生及杰出校友遍布首都各大建设单位,成为首都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

学科介绍  PART  02

2.1 学术型学位点

2.1.1 建筑技术科学(081304)

为满足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对服务首都城乡建设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要求,2013年,学校设立建筑技术科学交叉学科。本学科原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2017年起,建筑技术科学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招生,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热工环境和建筑碳中和科学与技术。

建筑技术科学(热工)(081304)从城乡建设与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出发,放眼未来城市低碳节能技术前沿,从建筑视角审视建筑的用能与节能问题,聚焦低碳技术的应用创新和建筑低碳底层技术创新研究。学科注重研究城乡建设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准则和先进的低碳建筑理论与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应用方法,解决建筑用能系统优化、节能低碳建筑的设计建造和既有建筑的节能低碳改造过程中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重视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强调学科协同、理论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

学科依托国家级建筑用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力过程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中法能源培训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保障和学术创新环境。

学科不断扩大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目前已和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所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

学科重视对人才的综合培养,可派出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或进修,毕业后可在本校及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本学科近5届毕业生中,约2/3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本学科特别欢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报考。

建筑技术科学部分导师合影

王瑞祥教授带队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王瑞祥教授进行校外学术交流

2.1.2市政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学科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胰皂科。从哈佛大学回国的张人隽教授、原北京建工学院院长许京麒教授、清华大学的李献文教授、Water Research区域主编郝晓地教授等一批国际知名给排水专家担任学科负责人,为学科和专业的成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学校第一个招收研究生的学科。1993年获得市政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市政工程学科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学科目前共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0人,形成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学科聘请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学科国际交流能力扎实,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均有合作,多名硕士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国际著名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为学科特聘客座教授并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科特色鲜明,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污泥可持续处理处置、城市节水、水工程施工等方向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工程项目。学科有良好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可满足开展各类水环境相关课题实验研究的需要。作为研究方向之一,支撑参与建设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基地,为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申请专利90余项。

  

学科教师合影  特聘教授Mark van Loosdrecht院士与郝晓地教授指导研究生

2014年出版碳中和相关专著   2022年《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  启动与代尔夫特大学双学位博士联合培养项目

         

                        2022年构建蓝色水工厂技术框架,在“服贸会”(北京)共同发布技术    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主编《城市节水评价标准》                                         标准科技创新奖

2.1.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52年,王兆霖先生在北京建筑工程学校创办“建筑设备”专业(大专),后并入清华大学。1958年学校开办四年制“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中专),1959年“供热与通风”和“供热供燃气”两个专业开始招生,后改为“供热与通风”专业。1977年供热与通风本科专业开始招生,1978年城市燃气热能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是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设立城市燃气专业的高校之一。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建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法能源培训中心”,把欧盟的先进设备和教育理念引入中国。2001年6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批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实验室为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0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6年获批建筑用能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获批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所在一级学科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019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获批“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科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聚焦城乡建筑节能、能源高效利用、能源智慧输配、能源安全保障、健康绿色可持续人居环境等方向,依托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力过程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法能源培训中心、北京学者工作室等7个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和学术创新环境。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其中包括北京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拔尖人才等省部级人才9人,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3个。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近五年到校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8项。

长期为各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热力集团、北京燃气集团等大型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人才。毕业生及知名校友遍布首都各大建设单位,其中包括国际燃气联盟(IGU)主席、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宋孝春,北京热力集团董事长田金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燃烧系统设计师、全国劳动模范高春梅等优秀毕业生。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院等设计研究院担任院长、总经理、总工等领导和技术骨干。

师生团队参与通州城市副中心六号能源站项目运行优化研究调研

学科教师赴大兴国际机场调研交流开展合作

                                                                       国家技术发明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2.1.4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2003年,环境工程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共建“城市地质环境高精尖交叉学科”。作为国家和北京市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学科瞄准北京市和全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尤其是针对国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和生态等方面面临的城市突出环境问题,以自主创新、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指引,在多年科研积累的基础上,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污水处理、城市环境生态修复、环境功能材料、环境模拟与数字化、污染综合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建筑遗产保护等方向,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环境科学(083001)设置4个研究方向:(1)城市低碳发展与气候治理;(2)城市环境生态修复;(3)环境模拟与数字化;(4)环境功能材料。环境工程(083002)设置4个研究方向:(1)雨水控制利用与海绵城市;(2)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大气污染控制;(4)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

学科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5人,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特色突出。学科拥有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电子废物资源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场发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同位素比质谱仪、核磁、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一批高端仪器设备,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50余项,承担教育部科技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60余项,科研经费1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申请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学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荷兰、德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专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及时掌握学科领域国际前沿和最新进展,科研工作及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国家和首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部分导师合影

  

海绵城市建设国家标准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 专业学位点

2.2.1 资源与环境(0857)

2017年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18年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合并为资源与环境。围绕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排水防涝等环境领域重大需求,逐渐形成了以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特色的学科方向,先后服务北京、大连、济南、白城等全国30余个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围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资源化等环境领域重大需求,逐渐形成了以建筑垃圾资源化、生活垃圾和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为特色的学科方向,服务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学科团队结构合理、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创新和应用能力强。专任教师包含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高创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学科聘请全国知名设计院、研究院所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高级专家担任校外导师。拥有8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实验室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超过9000万元,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学科特别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关注首都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和实际难题,与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有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

环境工程专业领域(085701)设置4个研究方向:(1)雨水控制利用与海绵城市;(2)可持续污水处理与资源化;(3)城市环境生态修复;(4)温室气体控制技术。面向国家和首都建设中资源与环境领域的重大需求,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以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以设计创新和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在资源与环境领域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研究生就业范围广,就业质量高,能够在国土、资源、环境、地质、矿产、海洋、林业、水利、交通、农业、电力、国防、安全、城市建设与管理、文物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明湖论坛之城市与建筑碳中和

  

                                                  研究生在《开讲啦》节目中与嘉宾互动                   研究生通过场外连线介绍南旺水利工程枢纽

2.2.2 土木水利(0859)

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全国获此荣誉的高校仅有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12所高校。2019年,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对应调整为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设置2个专业领域:1、(085905)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2、(085906)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

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085905)专业领域坚持服务于国家和北京重大需求,针对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内涝频发等突出问题,形成了“污水”、“节水”、“雨水”三大优势特色方向。引领行业发展,瞄准国际前沿,注重校内校外联合,强化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毕业生就业渠道宽、职位广、需求稳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水务、城建、市政、房地产、环保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岗位,主要就业单位有北京市住建委、规划委等各级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等设计部门;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等大型国企、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毕业生培养质量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085906)专业领域立足首都北京,面向国家建设,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民生工程,坚持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能源可持续利用难题。在不断探索基于建筑类高校行业特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城市建设人才。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意识、创新意识、专业意识和行业意识明显提升,设计创新和工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高,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被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热力集团和北京燃气集团等重点企业录用。就业质量、毕业生认可度、用人单位认可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均居学校首位,相比同类高校领先。

  

                                                    学生在天普集团参观实习                                                学科导师和学生参观大兴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