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风采

学院展示┃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编者按  ✦✦✦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建筑类高校,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和北京市确定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办学115年以来,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为国家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了智力和科技支撑,是建筑行业领军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即日起,学校推出“学院展示”专栏,介绍各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育人平台和人才培养成果等,敬请关注。

1. 学院介绍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为北京建筑大学直属二级学院,学院肇始于1936年学校成立之初的测量教研室,学校1973年设置测绘工程专业,1999年成立测绘工程系,2006撤系设院,成立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八十年风雨兼程,四十载春华秋实,经过一代代测绘人不懈的努力,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学科竞争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经过80余年建设,测绘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授权点(领域)、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的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和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16年入围“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9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测绘工程是北京市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学院现有“教育部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科研基地,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实验室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过亿,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15人、博导9人、博士学位教师占96%。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 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北京市等省部级人才16人。另外,柔性引进国内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8人;海外高层次人才9名。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

围绕城市空间信息发展前沿,形成“空天地多传感器融合的空间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超大城市与标志性建筑应用为目标”的现代城市测绘特色,并在北京智慧城市、国家体育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故宫及天安门城楼保护性修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到校经费近亿元。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教材36部,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主持编制国家标准7部,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

本学科是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理事单位、ISPRS支持会员单位。2位教授分别担任ISPRS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书长和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0余人在各级学会、协会任职。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密西根州立大学、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卡尔加里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西班牙哈恩大学等40余国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师生交流和研究生培养。

学院率先试行完全学分制和学业导师制试点,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培养,每年均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近五年获得全国“挑战杯”二等奖、铜奖、全国“创青春”银奖、全国“挑战杯”国际专项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科技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会创新金奖、北京市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一等奖等佳绩,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百项,惠及学生650余人次,占学生总数的71%。

50年来共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85%服务于北京,占北京测绘科技管理人才的30%。他们中既有教育家朱光教授、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伯钢等著名行业领军人才,也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润泽、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刘昌武等知名青年翘楚。其中2009-2011年连续三届毕业生四名获国家级荣誉称号。

2. 学科介绍

(1)学术型学位点

1.1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北京市重点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设有“教育部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

学科面向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形成了城市高精度测绘与导航定位、城市典型地物要素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数字建筑遗产与虚拟修复等四个具有鲜明“城市+建筑”特色的学科方向,学科竞争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针对本学科设置3个招生方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能够在自然资源、测绘、交通、城建、规划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设计、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1.2 建筑遗产保护(0813J1)

本学科为交叉学科,主要由建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开展交叉建设。

本交叉学科强调建筑遗产保护的应用理论与工程技能的紧密结合,在知识构成上以建筑学为主体、兼有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知识和历史学、考古学等文科知识;在技能训练上以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能力为基础,注重建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引用,提高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针对本学科设置1个招生方向: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培养创新人才,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程的科研与设计能力,能够从事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专业学位点

2.1 资源与环境(0857)

本学位点由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共同建设。2018年由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合并而成,其中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本学科师资团队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创新和应用能力强。本学科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拥有八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实验室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近亿元,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设置4个招生方向: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地理信息工程;导航与位置服务。

本学位点面向资源与环境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利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本学科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自然资源、文物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规划管理、工程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